一、导师基本情况
姓名:李秀辉,经济学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邮箱:xiuhui163@126.com
2.货币史
3.货币哲学
三、主讲课程
2.《政治经济学》
3.《金融学》
2009年9月—2012年6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2022年11月,杭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五、学术简介(限200字内)
李秀辉,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主要从事货币理论与货币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浙江省重大人文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出版专著2部,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战线》、《经济学家》等刊物独立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
六、 主持教学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基于马克思二重性思想的货币理论批判与重建,25万元,2019.10–2021.12。
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二重性视阈下马克思货币批判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4万元,2018.8-2021.12。
3. 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基于信用本质观的货币理论拓展与应用研究,3万元,2016.01-2017.04。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项目,信用本质视角下货币理论的逻辑谱系与现实应用研究,8万元,2015.06-2017.05。
七、代表性论著
1.李秀辉:《货币理论批判与重建:基于马克思二重性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1月。
2.李秀辉、韦森:《重温马克思的货币、信用与经济周期理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
3.李秀辉:《马克思货币分析的二重性方法探究》,《经济纵横》,2021(2)。
《马克思二重性视阈下货币本质观的批判与构建》,《当代财经》,2021(10)。
4.李秀辉:《货币理论的反思与重建:基于信用本质观》,《社会科学研究》,2020(5)。
5.李秀辉:《经济分析的方法困境与应对思路》,《青海社会科学》,2020(2)。
2019年
6.李秀辉:《逻辑与历史:两种货币分析方法的冲突和统一》,《经济纵横》,2019(11)。
7.李秀辉:《马克思与米塞斯:信用扩张与经济周期的两种分析范式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6)。
8.李秀辉:《理解货币的两种思路:历史与评价》,《当代财经》,2019(12)。
9.李秀辉:《商品与信用:货币理论的两种本质观——兼论宏观经济学的重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10.李秀辉:《从货币到礼物:社会等级秩序的型构机制与优化策略》,《学术研究》,2018(3)。
11.李秀辉、方钦、韦森:《货币管理的历史与逻辑——一个基于货币制度史与货币思想史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界》,2018(6)。
12.李秀辉:《货币的正义性:奥雷斯姆的货币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财经智库》,2017(4)。
13.李秀辉:《礼物:古式社会中货币的形式与功能——基于莫斯《礼物》的文本解读》,《宁夏社会科学》,2017(6)。
14.李秀辉:《货币形态转变的机制与趋势——从交子与比特币的比较说起》,《社会科学战线》,2016(12)。
15.李秀辉:《货币信用与市场泡沫的内在关联——从比特币泡沫说起》,《经济学家》,2016(3)。
16.李秀辉:《美元霸权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从中国推动SDR使用说起》,《当代经济管理》,2016(11)。
17.李秀辉:《投机泡沫中的非理性因素解析——从比特币泡沫说起》,《金融与经济》,2016(10)。
18.李秀辉:《货币与礼物:社会交往的两种逻辑——兼论货币的真实起源》,《社会科学战线》,2015(6)。
19.李秀辉:《现代性视域中经济性的生成及批判》,《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0.李秀辉:《哲学、婚姻与爱情》,《宁夏社会科学》,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