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响应国家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农村空心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发展格局下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发展参考样本,3月6日-7日,我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彭伟斌教授带领四名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前往绍兴市平水镇王化村,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机制及推进战略研究”首席专家、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桂新教授主持的课题组专项调研活动。当地政企合作养老服务项目“金秋家园”负责人宋如华及村委会干部张承武、宋金国等热情接待了课题组一行。
师生赴王化村调研
在村委会干部的带领和协助下,课题组调研人员对王化村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就王化村现状、“王化”模式“、‘三农’+养老”以及宅基地流转问题与村委会干部、宋如华团队进行了座谈,双方就“王化模式”在全国乡村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实地调研村民
经过两天的调研,课题组对人口负增长背景下乡村空心化带来的深刻社会经济影响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认识。王桂新教授召集调研团队总结问卷调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调整并进一步优化了调研方案,为后续调研做好充分准备。参与本次专项调研活动的还有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玉捷,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红霞研究员,以及复旦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的博士生、硕士生调研团队。
座谈研讨
调研组合影
据悉王化村位于绍兴市区东南约18公里处,与上虞汤浦镇、绍兴县王坛镇、富盛镇相毗邻,绍兴平水镇,虽然山清水秀,环境宜人,然而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和乡村人口持续外迁,存在越来越突出的乡村空心化现象,留守老人养老和房屋空置化问题十分突出。乡贤宋如华先生回村探索“‘三农’+养老”的乡村振兴之路,投入2000万元因地制宜地改造废弃的空心房屋,结合政策支持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打造了“金秋”系列生态养老综合体,扎实推进老年人食堂建设,为8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受到广大村民的高度认可。资本反哺乡村盘活了废弃的宅基地,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活力。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改观,在人气复苏的同时,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还为村民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农户增加了房租、土地流转收入和农副产品销售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显著提升,这个曾经闻名当地的“穷三角”村如今成为绍兴市有名的3A景区村庄,是基层探索强村富民的突出代表。